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小梘一圳圳路改善一期工程

發布日期:2024-04-23 發布單位:管理組

基本資訊

  • 設計單位:
    山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主辦機關: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七星管理處
  • 監造單位:
    山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承攬廠商:
    泉億營造有限公司
  • 工程期間:
    2023-01-09 ~ 2023-03-09
內容

工程主要項目如下:

(一) 右岸漿砌石,共176.4m

(二) 左岸排砌石,共183.7m

(三) 乾砌石,共17.5m

(四) 保護工,共20處

(五) 通道,共2處

(六) 意象,共1處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1. 本工程依照農水署生態檢核注意事項,於核定和規劃設計階段全面實施生態情資搜集、民眾參與、生態保育原則和對策制定。於工程核定前,舉辦即辦理多場生態檢核和環境友善說明會,包括審議、設計、開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後等階段,邀請生態專家、非政府組織、當地農民和政府機構等單位進行共同會勘和討論。根據各方意見和權衡,進行滾動檢討工程內容,並尋找共同的設計方案,以兼顧渠道灌排、農田保護、自然生態和棲地保護等多方需求。本工程除了加強圳路原有的灌排功能外,致力於創造有利於水中生物棲息和生物通行的環境廊道,同時朝農業及生態永續發展前進。
  2. 在施工期間,全面落實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生態保育措施,確實迴避鄰近關渡自然公園之野鳥棲地,盤點工區範圍既有喬木以乾草蓆包覆樹幹進行加強保護,使用砌石護岸營造多孔隙環境提供濱溪植物生長及小型魚類利用,並設置友善通道與PVC管提供生物穿越及水棲生物、魚類庇護等保育措施。
  3. 因應可施工時間極短,將本工程劃分二期規劃及施作,一期工程完成後,隨即請專家進行生態調查,另召開完工後檢討會議,邀請曾參予本次工程學者專家共同討論,提供未來於二期工程將持續精進的建議。
  4. 原水圳堤岸基腳軟弱,疏浚及開挖時,易造成堤岸崩塌,管理不易,本次改善工程左側鄰關渡自然公園護岸,以創新且降低環境衝擊的施工方式,採不開挖直接以大粒徑塊石壓實作為基礎,再以砌石緩坡設置以利形成生物友善通道;右側鄰水稻田護岸,以不勾縫漿砌石護岸營造孔隙、保護堤岸,並於適當地點設置友善生物斜坡道。本工程在強化通洪斷面及圳岸安全穩定的同時、減少混凝土及土方開挖,達節能減碳之效,另提供水生與濱溪植被生長,進而營造小型魚類藏匿與繁殖空間。兼顧農田保護、溉灌排水、自然生態、棲地保護的多方需求,創造共好共贏的局面。後續將與自然公園環境教育場域結合,將濕地、水圳及農田等不同系統永續發展融為一體。
  5. 工期短、挑戰高:本工程施工僅能利用二期稻收割後至隔年春耕前,期間還面臨春節年假、冬天北部降雨及上游排水及下游漲潮倒流等不利因素,工程極具挑戰。因此,於發包完成後,立即督促廠商備妥施工便道所需舖設的鐵板,避免機具直接碾壓農田,避免完工後,造成農地泥濘春耕不易;準備施工階段所需工程材料及機具,避免因材料及機具不足影響工程進行;注意施工順序及動線規劃,讓工程人員各司其職,減少施工工項互相干擾;備妥抽水設備及設置圍排水設施,避免因上游排水、下游漲潮倒流衍生工區積水影響施工進行;工程各階段積極與廠商聯繫,掌控工程進度,避免工程延宕落後,亦請廠商加派人力及機具,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
  6. 磚造水門復刻早期關渡平原紅磚制水門,呈現農業灌溉取水與排水之功能,可供耕作農民操作使用,。
  7. 管理維護周延性:本工程施工前、施工後皆進行生態調查,並舉辦專家及NGO會議,提出本工程完工後之持續監測及維護管理建議,以利維護水圳生態環境之永續性,並監測生態環境,周延管理維護水圳。    

工程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 落實三級品管制度,主辦、監造及施工廠商各司其職,强化職安衛教育訓練與施工安全作業,施工期間未發生任何工安意外事;工程品質及進度管控良好,無任何全民督工通報事件。
  2. 依農水署生態檢核注意事項辦理,在核定及規劃設計階段已全面落實生態情資搜集、民眾參與、生態保育原則與對策擬定。工程核定前即辦理多場次的生態檢核與環境友善說明會,包括審議、設計階段、開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後等,並邀請生態專家、NGO組織、在地農民及公部門等單位一同會勘討論。期間因應各方意見與權衡,滾動檢討工程內容,並找出共好的設計方案。
  3. 營造能與兩側濕地、水田場域相串接的水圳環境,解決圳岸沖刷崩壞、農田流失及水路阻塞等問題,創造多元功能的水圳環境護岸,並與自然公園環境教育場域結合,將濕地、水圳及農田等不同系統融為一體達永續發展,並成就防災(避免圳岸崩壞、農田流失、水路阻塞)與生態(營造多樣性棲地環境)雙贏之工程。
  4. 落實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生態保育措施,確實迴避鄰近關渡自然公園之野鳥棲地,盤點工區範圍既有喬木以乾草蓆包覆樹幹進行加強保護,使用砌石護岸營造多孔隙環境提供濱溪植物生長及小型魚類利用,並設置友善通道與PVC管提供生物穿越及水棲生物、魚類庇護等保育措施。
  5. 本工程進行施工前、後進行水生生物資源調查對照,更肯定本工程已獲得生物的回應,如“縮小”工期之生態保育措施,提前於春季魚類的產卵期之前竣工,減少影響大量鯉魚在河段進行上溯、追尾等繁殖行為,工程保有原來之濱溪植物、底質、緩流與水系等環境因子,加上生態砌石的緩坡與多孔隙營造等生物友善措施,讓原生種水生植物能自然快速的生長拓殖,故能於短時間內吸引蜻蛉目與水黽科等水生昆蟲族群前來,另適時提供多數種類的仔雉魚在此覓食棲息,如鯽魚和慈鯛科等;生態營造需要時間去發展生物族群到穩定數目,才可能有科學性的成效評估結果,後續二期工程將持續調查與監測。因本水圳為洄游之水生生物重要遷徙的生態廊道,此次成果將成為本處擬定後續水圳維護管理、保育對策與推動環境教育工作等重要資訊。
  6. 完工後已使用稻草蓆鋪設於左岸表土,防止土壤水分散失以持續維持周邊喬木生長,使用稻草蓆亦可保留空隙提供多種草本植物植被生長,以利濱溪帶之棲地復原。
  7. 本工程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工程督導小組於112年2月17日進行督導,督導等級甲等。

交通方式

導航設定 25.119871, 121.485631

北投大度路一段轉中央北路257巷即可抵達步行入口處。
沿水圳巡視通道步行即可抵達。


優質工程詢問窗口
七星管理處 何先生 (02)2885-2799#28
最後更新日期:2024-04-30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