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農水署全面巡檢維修農田水利設施 落實汛前災害預防工作

發布日期:2025-04-28 發布單位: 農田水利署(農田水利管理組)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為提升農田灌溉設施之安全與穩定性,持續推動「農田水利設施全面巡檢作業」,並於汛期前完成全國農田水利設施檢查及修繕,致力確保設施功能正常運作,藉以強化農業面對極端氣候挑戰的韌性。

農水署指出,全國灌排圳路長度約7萬多公里,農田水利構造物約20萬餘座以及11座農業水庫,為使全國農田水利設施構造物運作正常,透過年度三級巡檢制度,由下而上,從初複檢到重要設施抽檢作業,逐級檢查,以強化農田水利設施韌性。首先,該署各地管理處工作站於113年11月即啟動全面農田水利設施初檢作業,確保各項設施均正常運作;各地管理處於114年1月辦理複檢作業,並針對缺失改正;署本部續於114年2月至3月期間辦理重要設施抽檢作業,期間並邀請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機械及電機工程、生態、通用設計領域之技師與專家學者,共同協助檢查設施維護書面資料、緊急應變機制以及現地查核設施維護現況。

農水署進一步說明,本年度農田水利設施巡檢作業已於114年3月25日辦理完畢,透過實地巡查與結構檢測,及早發現設施潛在風險,並依檢查結果進行修復改善,而三級巡檢作業期間亦同步盤點各類問題,包括渠道結構破損、植生阻塞、控制閘門機具老化等,皆已列入優先改善項目,以減少天災發生時對農業生產的衝擊,亦確保農業灌溉用水供水正常。

農水署表示,隨著氣候變遷導致旱澇交替加劇,維護設施正常運作已成為農業韌性發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該署全面導入「電子巡檢系統」,導引各管理處逐步推動數位化管理。透過行動裝置搭配GIS定位功能與巡檢表單作業,各地巡檢人員可即時記錄現場情形,並同步回傳資料至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巡檢效率,並加強後續問題追蹤及派工維修效能。

未來,農水署將持續強化「巡檢—通報—維修」作業流程,並透過智慧農田水利系統與地方農民團體合作機制,逐步建構一套高效且永續的灌溉排水設施管理體系。藉由主動預防與即時處置,打造具備調適力的農業基礎建設,以減少天災帶來之風險,穩健提供優質農田水利灌溉環境。

相關照片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最後更新日期:2025-04-28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