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臺灣灌溉事業之演進

貳、臺灣灌溉事業之演進

梯田之灌溉方式多採越田灌溉,由地勢較高之田區灌溉餘水再供灌下游田區
梯田之灌溉方式多採越田灌溉,由地勢較高之田區灌溉餘水再供灌下游田區。

臺灣的耕作方式,早先以簡易之方式導引河水,採取「移耕」、「棄耕」等粗放的耕作模式,自農田水利事業發達以後,多利用比較豐富之溪、河水源以擴大灌溉面積。因此,開「圳」之工作漸成風潮,並促使耕作方式轉為「定耕」,粗放改為集約,稻作也由一穫增加為兩穫。灌溉事業之發展約有三百餘年歷史,其演變之歷程如下圖所示。就其發展之特色可分為元明清時期、日本統治時期及臺灣光復後三個階段,分述如下:

臺灣之灌溉事業發展演變圖
臺灣之灌溉事業發展演變圖

一、元明清時期

(一)臺灣先民時期(西元1622年前)

臺灣之農田水利事業,源於元朝時期,當時先民渡海來臺,民眾散居於各地,只以簡易之方式導引河寬水淺之細流灌溉農田,栽培水稻,為水利事業發展之萌芽階段,距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此時尚無水利設施之建造。

(二)荷蘭治臺時期(西元1623~1661年)

臺灣水利設施的具體名稱,首先出現於荷蘭據臺時期,當時荷人為求在糧食上自給自足,開始獎勵稻作,設置榖倉,農業水利日趨重要,於是水利建設開始出現「井」、「陂」等蓄水設施,首開臺灣農業水利開發之先河。「荷蘭式堰堤(草埤)」即於此時期出現,為以草、木、土、石等材料建構之攔水堰(圖5-2),分布於臺中鹿港附近及臺南一帶,後逐漸改用土石結構。
圖5-2 荷蘭式堰堤(草埤)示意圖
圖5-2 荷蘭式堰堤(草埤)示意圖
此外,以木材或竹材建造之引水構造物-「水橋」(圖5-3),亦為常見之水利設施。然因當時工程技術尚未成熟,每遇洪水必遭毀壞,故水利設施多建造於水流和緩之河川。荷據時代之水利工程可從各地方志予以查考,按高拱乾修之「臺灣府志」卷二規制志,水利條。「參若埤,在文賢里。自紅毛時,有王姓名參若者,築以儲水灌田,遂號為參若埤云。」參若埤云又稱參差陂。文賢里即今臺南縣仁德鄉。陳文達修「臺灣縣志」卷二建置水利條稱「參若陂」云及:「在文賢里二圖,洪毛時王參若築以灌田,故名。」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二規制志,水利條,誤作「參差陂」。據「臺灣縣志」同上又載:「荷蘭陂,在新豐里,鄉人築堤續雨水以灌田。」此雖稱係鄉民所築,但以荷蘭所名,當為奉荷官之命而建。又稱荷蘭陂。新豐里即今臺南縣關廟鄉。
圖5-3 水橋示意圖
圖5-3 水橋示意圖

(三)明鄭治臺時期(西元1662~1683年)

山腳下的土地,經常陰雨霏霏,溼氣凝重,加上山泉湧井也帶來豐沛的灌溉水源,因此較少設置築堤瀦水設施。
明鄭時代開始,接收了荷蘭人之「王田」改稱「官田」,為軍需民食,實施了寓兵於農之「屯田政策」,其墾殖以臺南為中心,所闢之田稱為「營盤田」,農業以稻作為主,並積極鼓勵甘蔗之生產。
臺灣南部,冬季苦旱,缺少雨水,除在耕種上採取適應措施外,並特別注意水利。由於屯田關係,修築甚多陂圳。在安平一帶有:「承天潭」、「公爺陂」(在新豐里,今南縣關廟埤子頭)、「弼衣潭」(一作「白衣潭」在新豐里香洋仔,今南縣新化鎮香洋仔)、「草潭」(在新豐里,今南縣歸仁鄉大潭)、「陂仔頭陂」(在文賢里,今南縣仁德鄉埤仔頭),「三老爺陂」(在依仁里,今南縣歸仁鄉太爺)、「祥官陂」(在依仁里,今南縣歸仁鄉埤仔頭)。 這些陂潭多為鄭氏宗黨、文武官員及士庶有力者所修築。此外,陂名以軍營為名者,是為當時屯兵所建,餘者有鄉人同資修建之陂潭。其水利設施,依地勢不同,而有下列各種不同名稱:
相度地勢之下者,築堤瀦水,或截溪流,均名曰「陂」如虎頭埤、尖山埤。至地勢本下,有泉不竭而不甚廣者曰「潭」,曰「湖」如蓮池潭、草潭、竹仔湖。有源而長流者曰「港」、曰「坑」如井水港、紅毛寮坑。
明鄭時代的嘉南平原,因全年雨量不均,冬春之際缺水,僅能簡易的建堤蓄水。水利設施之不足,由於缺少資金與勞力,加以粗放式之農業經營,時轉換地耕種,不能作具有規模而固定之水利工程。然就數量而言,已較荷據時代增加很多:有陂七十、潭二,池一,圳五,水源二十五,但灌溉區域乃甚有限,僅官佃之田畝盡屬水田;而文武官之田地則屬陸地荒埔,仍為「看天田」。

(四)清朝治臺時期(西元1684~1895年)

水稻田俯瞰景觀,阡陌縱橫,一覽無遺。台灣農業的發展,各農田水利會扮演了居功厥偉的地位。
水稻田俯瞰景觀,阡陌縱橫,一覽無遺。台灣農業的發展,各農田水利會扮演了居功厥偉的地位。
臺灣於西元1683年(清康熙22年)歸清朝統治,移居臺灣之民眾日益增加,致使農業用水之需求日殷,為取得足夠之灌溉用水,民間獨立或共同合股投資興建之水利設施漸多,此時之灌溉事業可謂是「民辦官督」,然移墾與行政重心仍離不開臺南附近,又由於蔗糖商品性高,農民競相種蔗,少種稻。嗣後因蔗糖生產過剩,且島內人口日增,稻米商品價值提高,才啟動了大規模的「水田化」風潮。此間,水利開發遍及整個嘉南平原,甚至經過彰化平原到達臺中盆地,總水田面積增至20萬餘公頃,其中以埤圳灌溉者約11萬公頃,灌溉方式包含引流溪澗、積貯雨水於陂塘及運用地下水等。
當時因圳路設施簡陋,分水不理想,故均以「固定汴」作為分水之根據。灌溉設施在北部多為圳,南部則多埤,後不分埤池或圳路(灌溉設施新舊名稱請參見表5-1)。於此期間,開闢之重要設施為臺北之「瑠公圳」、「大安圳」及「後村圳」;宜蘭羅東的「萬長春圳」;彰化「八堡圳」;豐原之「葫蘆墩圳」,嘉義的「道將圳」;高雄的「曹公圳」等(表5-2),其中除「曹公圳」是由官方獎勵興建外,其餘均為當地人士獨資或集資興建而成,由私人所經營。
表5-1 臺灣地區灌溉設施新舊名稱對照表
現今名稱 清代名稱
引水之渠首工 「圳頭」或「埤頭」
渠道 「水路」或「圳路」
閘門 「戽門」
分水門 「水汴」
幹渠 「幹線」、「公圳」或「大圳」
支渠 「私圳」或「小圳」
圳末工 「消水工」
表5-2 清代重大水利建設
地點 埤圳名 開鑿年份 備註
臺北縣 瑠公圳 西元1740年 (乾隆5年) 灌溉農田1,200餘公頃。
臺北縣 大安圳 西元1757年 (乾隆22年) 灌溉農田1,000餘公頃。
臺北縣 後村圳 西元1746年 (乾隆11年) 灌溉農田600多公頃,圳長30公里。
宜蘭縣 萬長春圳 西元1811年 (嘉慶16年) 灌溉農田1,658公頃。
新竹縣 隆恩圳 西元1718年 (康熙57年) 灌溉農田1,504公頃。
彰化縣 八堡圳 西元1680~1719年
(康熙19年開工至58年竣工)
灌溉農田1,900公頃。
臺中縣 葫蘆墩圳 西元1723年 (雍正元年) 灌溉農田7,477公頃。
嘉義縣 道將圳 西元1695年 (康熙34年) 引水量5.86每秒立方公尺。 灌溉農田1,881公頃。
高雄縣 舊寮圳 西元1736年 (乾隆元年) 灌溉農田155公頃。
高雄縣 曹公圳 西元1837年 (清道光17年) 灌溉農田6,000公頃。
以下就幾個重要埤圳做一簡單介紹:
1.瑠公圳:
西元1736年(清乾隆元年),郭錫瑠氏由彰化地區遷居至臺北市中崙附近,開墾興雅庄(今松山五分埔及基隆路一帶),為充裕灌溉用水遂獨立籌資開鑿長二十餘公里之輸水圳路,當時工程技術並不發達,且原住民對漢人侵犯其領域亦多所抗爭,瑠公圳之完成可謂任務艱鉅。
龍骨車照片,共兩張
「龍骨車」是利用雙腳踩動轉軸,帶動水槽內一串葉狀木片帶,由下方引水到田裡,木片之間以木製 之扣環節節相扣,由於形似人的脊椎骨(龍骨)一樣,所以稱為「龍骨車」。上圖為瑠公圳錫口(今松山)地區之龍骨車,下圖為瑠公
瑠公圳於西元1740年(清乾隆五年)開工,至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之歷史,對於臺北地區的農田水利事業提供了重大的貢獻,不僅促進臺北地區的農業發展,同時也帶動地區的工商繁榮。然而,隨著都市建設與工商業的迅速發展,以往廣大的農田漸漸消失,原來農業賴以為生的輸水圳渠,亦在社會變遷下功成身退。為了配合都市建設計畫的實施,改善圳路設施,自西元1976年(民國65年)起,實施改善排水設施及鋪設圳路管線工程。瑠公圳也因現實環境的改變,於西元1984年(民國73年)1月停止輸水灌溉,由農業灌溉渠道搖身一變,成為都市排水路,晚近,瑠公圳在臺灣大學羅斯福路校區之渠道,已進行「瑠公圳臺大段親水空間復原計畫」,賦予古圳路新的生命與舞臺。
2.八堡圳:
八堡圳進水口
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因引水灌溉彰化縣十三堡半中的八堡而得名,與臺南縣的通埒圳、新竹縣的隆恩圳,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圖為八堡圳進水口。(資料來源:臺灣農田水利數位博物館)
八堡圳分第一圳與第二圳兩灌溉系統,原為各自引進濁水溪水源,後經合併成為同一系統,其灌溉範圍如表5-3。第一圳位於現彰化縣二水鄉鼻子頭附近,引濁水溪流,灌溉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上堡與線東堡等八個堡範圍的農田,故稱「八堡圳」。第二圳在八堡圳下游攔水引取濁水溪流,至西元1906年(日明治39年)合併於八堡圳。
八堡圳因開設歷史悠久,原有渠道老舊,為減少輸水損失而增加輸水速度,歷年來對於幹線加以改善興辦混凝土內面工,所獲灌輸效益頗佳。其灌溉系統分由5條幹線、12條支線、13條分線及小給水路116條,線長566公里,另有回歸水利用之埔鹽埤、柳子溝及福鹿制水門、同安、臺灣溝、大有抽水機等灌溉系統。
表5-3 八堡圳灌溉範圍
清代行政區域名 現今涵蓋地區
東螺東堡 二水、永靖、田中、田尾局部
東螺西堡 北斗鎮與埤頭、溪州及田尾局部
武東堡 社頭、田中、員林的局部
武西堡 員林、溪湖及田尾鄉的局部
燕霧上堡 花壇、秀水鄉的局部
燕霧下堡 大村鄉及員林鎮的局部
馬芝上堡 鹿港、福興、秀水及埔鹽局部
線東堡 彰化市、和美鎮局部
3.曹公圳:
曹公圳舊圳幹線
曹公圳舊圳幹線,主要在灌溉小港區域。(資料來源:臺灣農田水利數位博物館)
西元1837年(清道光17年),鳳山縣知縣曹瑾,見當地缺水嚴重,農作頻頻歉收,為舒解旱象遂著手規劃農田水利建設,開設圳路(支渠)44條並挖掘九曲塘,在淡水溪(高屏溪)九區塘段溪床築圍堤,設引水口引水入圳,圳路視地勢高低設閘,調節水量,經過兩年辛勞,完成了高雄縣市的圳道。在高雄市境內的圳道,流經現在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前鎮區、小港區,這就是「曹公圳」。
「曹公圳」計可灌溉農田約2,500公頃之雙期作水田(屬今之大寮、九曲、鳳山、小港地區)。後於西元1841年(清道光21年)遭逢大旱,部分地區水源不足,故再開一圳,至西元1843年(清道光23年)年完工,順沿地勢高低開設圳路(支渠)46條,灌溉農田約1,972公頃。

二、日本治臺時代

日本於1896年(日明治29年)佔領臺灣,為了加強統治能力,成立「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測繪全島兩萬分之一地圖,農田水利事業方面,則據此作為埤圳調查之基礎,全面了解當時私有埤圳之營運情況與土地利用情形。

(一)公共埤圳時期(西元1896~1908年)

西元1902至1906年(日明治35~39年)間,係以舊圳之改修以減少損失為工程重心,又稱為「改修舊圳時代」。此時登錄為公共埤圳者共181個單位(臺北25個、新竹67個、臺中35個、臺南20個、高雄31個、臺東2個及花蓮1個)。

(二)官設埤圳時期(西元1909~1921年)

日本政府於二十世紀初期以「農業臺灣」為施政目標,大力投資水利建設,推動「十年連續事業計畫」,水庫建設方面,興建水庫及調整池共計18座,以日月潭及烏山頭兩水庫之容量最大,且兩座水庫均為越域引水之離槽水庫,足證當時規劃觀念及工程技術已相當先進。灌溉圳路方面,如瑠公圳、桃園大圳、八堡圳、獅子頭圳、后里圳、曹公圳、吉野圳及嘉南大圳等為此時之重要工程。其中,桃園大圳之圳路總長為1,972公里,灌溉面積23,000甲,係由大嵙崁溪取水,其幹線自大湳村隧道出口起,至新屋鄉埔頂村為止,總長度為25,309公尺,本圳支分線自幹線引水至區域內各貯水池以應灌溉所需,共有支線14條、分線6條,長140,734公尺;貯水池進水路241條,總長145,971公尺;小給水路為由貯水池放出灌溉水進入農田之水路,全長為686,222公尺。
然於西元1911到1913年(日明治44年~日大正2年)的三年中,颱風入侵,災情慘重,許多設施均遭波及,重建工程甚多,故亦稱此時期為「災害修復時期」。而「卑南圳」、「莿子埤」、「宜蘭第一公共埤圳」、「永豐圳」、「後龍圳」及「二行溪圳」等,亦為當時之代表性灌溉工程。
烏山頭水庫施工中之進水塔
日人八田與一技師以三年輪作制度,說服日本政府動用超過國庫一半以上的預算,在臺灣興建烏山頭水庫。圖為烏山頭水庫施工中之進水塔。(資料來源: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史)
表5-4 臺灣官營水利事業
工事名 地點 施工 開工 (西元年) 完工 (西元年) 灌溉 面積 (公頃) 備註
莿子埤圳工程 彰化縣 官設埤圳 1907 1911 3,806 前莿子埤圳改修
獅子頭圳工程 高雄縣 官設埤圳 1908 1911 4,203 前獅子頭圳改修
后里圳工程 臺中縣 官設埤圳 1909 1913 3,148 大安圳、 新山圳改修
桃園大圳工程 桃園台地 官設埤圳 1916 1925 21,338 八塊厝 中壢附近埤圳
大南庄 灌溉工程 臺中縣 直 營 1928 1933 815 甘蔗苗圃灌溉
吉野圳 改修工程 花蓮縣 廳 營 1930 1932 1,106 前吉野圳改修
卑南圳 改修工程 臺東縣 廳 營 1933 1935 2,350 前卑南圳改修
桃園埤圳補修 桃園縣 直 營 1932 1935 補強桃園隧道
隘寮溪附近 圳路改線 屏東縣 直 營 1936 1938 治水堤防 完成改修線路
合計 36,667  
註:不包括西元1940年以後之土地改良事業

(三)水利組合時期(西元1922~1945年)

桃園大圳導水路終點
桃園大圳於民國13年正式通水開始灌溉,共灌溉二萬二千公頃耕地。圖為桃園大圳導水路終點(資料來源:臺灣農田水利數位博物館)
西元1922年至1937年(日大正11年至昭和12年)共16年,可稱為水利組合時期,亦為日據臺灣時代臺灣水利全盛時期。期間大型灌溉工程陸續完成,如有桃園大圳於1924年(日昭和5年)完工灌溉桃園地區23,000甲。嘉南大圳於1930年(日大正19年)完成,灌溉嘉南平原實施三年輪作田137,889甲。九曲堂大型抽水灌溉工程,於1928年(日昭和3年)完工。臺灣製糖公司在萬農農場及大響營農場,建設地下引水道灌溉工程等,而新營糖廠之尖山埤水庫及南靖糖廠之鹿寮溪水庫,亦分別於是期完工及開始興建。而使水田面積在1937年(日昭和12年)達544,437甲為最高,糙米產量達177萬公噸之最高額;但是1937年(日昭和12年)日本軍閥侵略中國,臺灣受其影響,1941年(日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開始,又在1941至1943年(日昭和16~18年)連續之大暴風與颱風,多所毀壞。直至1945年(日昭和20年)臺灣光復,前後凡8年間,臺灣受到戰爭及天災肆虐,可稱臺灣水利之災害時期,水田面積遞減在1945年為486,332甲,糙米產量,1944年(日昭和19年)降至135萬公頓弱,1945年更降至74.7萬公噸。
1930年(日昭和5年)配合臺灣水利大型灌溉工程陸續完成,本期中農田水利之重心,包括海岸地帶之開墾、土地改良以及實施若干較小而速成之所謂「米穀增產水利事業」。海岸地帶之開墾,由臺灣拓殖公司之經營,其第一工作地點在臺南北港之新港,築海堤4,400公尺,及沿水路填9,500公尺,並建防風林以防風砂,其灌溉用水引用嘉南大圳之尾水灌溉。
土地改良計畫,依1934年(日昭和9年)所完成之基本調查制定,計畫改良地域66區,影響面積506,100公頃,估計灌溉排水工程費124,200,000元,土壤改良費116,800,000元,外河川工程費106,380,000元,三項共347,390,000元。其中39區列為「土地改良十一年計畫」,內已動工者凡11區,完成者3區,中止者8區。
此間,增產米穀之水利事業,以能在一年內完成者為限,為水利團體負責進行,而由政府補助工程費,東部十分之七,西部十分之五。此項工程始於1940年(日昭和15年)至戰爭結束止,共157區。在戰爭末期,器材勞力,均受嚴重限制,故預定一年之工程,往往延遲至二年以上,且小水路等亦未及全部完成。故雖號稱受益面積達42,895甲,實際不如預期。全部工費計17,560,000元。
嘉南大圳的施工情形
圖為嘉南大圳的施工情形,日人八田與一技師的水利計畫,除了烏山頭水庫,還開鑿河渠連結烏山頭與濁水溪的水源。(資料來源:嘉南農田水利會七十年史)
此時期臺灣之農田水利已趨向於集中管理之型態,由於有強而有力的政府水利組織做後盾,並採用科技的方法及應用鋼筋混凝土技術於水利工程上,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快速。於此階段興辦完成之重要灌溉排水工程包括「嘉南大圳」、「宜蘭排水改良」、「大南庄給水施設」、「吉野開墾給水施設」、「柳子圳等改良事業」、「斗六攔水壩革新」、「道將圳改良」、「好收圳改良」、「萬丹抽水機」、「金同春圳改修」、「三星水利改良」等;尚未完成的則有「崙背墾區」、「高雄土地改良」、「鳳林土地改良」、「八堡圳土地改良」、「斗六土地改良」、「關廟土地改良」、「竹南土地改良」、「旱地擴充改良計畫」等事業計畫。以上之重要灌排工程又以「嘉南大圳」為主要之代表,其興建於西元1920年(日昭和元年),經過十年之建設期,於西元1930年(日昭和5年)完工,主要之設備有:
  1. 水源設備:烏山頭蓄水池、林內第一及第二進水口、中國子取水口等。
  2. 給水設備:幹線100公里、支分線1,200公里,小給水路全長7,400公里。
  3. 排水設備:全長960公里,小排水路6,000公里。
  4. 防潮設備:防水堤228公里、防潮堤104公里。
此時期重要之水利設施如表5-5。
日本據臺之初,全省耕地面積約35萬公頃,灌溉面積約10.5萬公頃。至光復前耕地面積增為86萬公頃,灌溉地面積增為52萬公頃,灌溉地面積占耕地面積之70%。
取水口 出水口
中國子取水口,主要取自濁水溪本流,上圖為取水口,下圖為出水口。(資料來源:臺灣省雲林縣)
表5-5 日據時期之重要水利建設
工程名稱 地點 日期(西元) 工程內容
卑南圳 臺東縣 1905年 灌溉582公頃【官設】
獅子頭圳 高雄縣 1908年 擴充水路18公里、面積4,202公頃【官設】
后里圳 臺中縣 1909年 改良大安圳及星山圳新設水路,灌溉3,148公頃
莿仔埤 彰化縣 1910年 灌溉3,781公頃
瑠公圳 臺北市 1907年 統一水源,改建幹線,開墾埤底58公頃,水田為 組合基本財產
宜蘭第一 公共埤圳 宜蘭縣 1907年 灌溉3,070公頃
永豐圳 臺北縣 1907年 灌溉747公頃
後龍圳 苗栗縣 1908年 灌溉980公頃
二行溪圳 高雄縣 1913-1918年 改修圳路
桃園大圳 桃園台地 1916-1924年 灌溉22,308公頃
八堡圳 彰化縣 1923-1941年 改修圳路
嘉南大圳 嘉南平原 1920-1930年 灌溉145,488公頃

三、臺灣光復後

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危害,造成臺灣地區農田水利設施遭受不同程度之破壞,農業發展衰退,臺灣光復後,必須儘速恢復生產力,增產糧食,以安定民生,故初期灌溉工程以復舊為主,皆由政府補助,首先修復遭破壞之灌溉設施及完成光復前未完成之工程。西元1949年(民國38年)中央政府遷臺後,為了鞏固與保衛臺灣,以民糧、軍糧之確保為建設之要務,然,西元1951~1961年(民國40~50年)發生嚴重乾旱缺水,又遭遇西元1959年(民國48年)之八七水災及西元1960年(民國49年)之八一水災,使政府極力加強水利建設,對受災地區全面即時修復,並趁機加以改善及大力擴大灌溉面積,併同開墾水田、旱田。
西元1959年(民國48年)之八七水災災害情形。(資料來源:臺灣省苗栗農田水利會會誌)
西元1959年(民國48年)之八七水災災害情形。(資料來源:臺灣省苗栗農田水利會會誌)
建設多目標之石門、曾文水庫及灌溉單目標之白河、明德大埔水庫,並辦理輪灌工程及東部瑞穗及卑南上圳旱灌工程。自西元1960年(民國49年)起,政府辦理農地重劃,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增進土地利用、擴大農場規模、便利機械化作業以提高經營效率。其方式係將過度細分之耕地坵塊重新交換合併,同時增設農路及改善田間排水系統,至西元2002年(民國91年)止,共改善耕地388,774公頃。農地重劃之辦理,對農田水利營運績效之提升,助益甚大。
農地重劃之辦理及機械化作業,對農田水利營運績效之提升,助益甚大。
晚近由於社會體制之變遷,工商業之發達,加以農作物價格低廉,使得農業所得與非農業所得之比率差距益形增大,以致農業景氣衰退,不但無新灌區之開發,作物種植面積亦相對減少。
目前農業之經濟功能雖已不若早年突顯,但對於提供開闊的生活空間與綠色景觀、促進生態平衡、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卻非其他產業所能替代。
固此,近年推動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埤池與圳路綠美化,省水旱作灌溉推廣,確保農田水利設施維持應有功能,並朝現代化管理目標邁進及發揮農田水利三生之功能。
池上大圳圳路水車
埤池與圳路的綠美化提供了開闊的生活空間與綠色景觀。圖為池上大圳圳路水車。
表5-6 光復後完成之重要灌溉工程一覽表
工程名稱 地點 興建時期 工程內容 效益
斗六大圳 灌溉工程 雲林縣 民國36/8-45/3 一、濁水溪及清水溪2座進水口 二、橫跨清水溪暗渠1座 三、幹線長20,352公尺 灌溉5,600公頃
關山大圳 灌溉工程 臺東縣 民國37/7-47/10 一、進水口1座 二、導水路15,768公尺 三、幹渠15,768公尺 四、支渠有17線共長30,046公尺 五、堤防4,580公尺 前期作2,718公頃 後期作2,874公頃
鹿野大圳灌溉工程 臺東縣 民國42/11-51/9 一、進水口、攔河堰各1座 二、幹渠8,534公尺 三、支渠6條13,281公尺 四、堤防155公尺、護岸450公尺 灌溉面積1,040公頃
光復圳 工程 花蓮縣 民國36/7-39/4 第一幹線及第八支線 第二幹線及第五支線 受益面積4,663公頃
後村圳 工程 臺北縣 民國39/1-39/7 後村圳第一堰堤改築工程及改善工程 受益面積3,700公頃
大埔水庫 工程 苗栗縣 民國45/10-49 一、混凝土重力壩長34.4公尺 二、溢洪道4座、排砂道1座、進水口1座 三、幹線10,866公尺 四、支線6條21,518公尺 灌溉面積1,343公頃 年增產稻穀6,800公噸
八堡圳內面工工程 彰化縣 民國52-58 內面工長度66,674公尺 灌溉面積6,429公頃 增產稻穀12,162公噸
嘉南大圳 內面工 工程 臺南縣 民國50/12-52/12 改善渠道內面工1,022公里 總受益面積123,400公頃,年增產稻穀35,900噸
石門大圳 輸灌工程 桃園縣 民國50/12-52/12 一、支渠8條,總長17.46公里 二、分渠30條,總長77.27公里 灌溉面積21,926公頃
曹公圳幹線內面工工程 高雄縣 民國38/12-40/8 一、抽水站1座,導水路840公尺 三、新圳幹渠18,150公尺,舊渠幹線18,409公尺,大寮幹渠822公尺 灌溉面積11,570公頃
能高大圳 灌溉工程 南投縣 民國54/2-61/1 一、渠道工1座 二、助取水口2處 三、導水路16,176公尺 四、幹線16,883公尺 灌溉面積1,192公頃
長濱大圳 工程 臺東縣 民國60/7-64/6 一、進水口1座 二、隧道長1,122公尺 三、導水路2,196公尺 四、幹渠10,933公尺 五、其他構造物219座 雙期作田83,658公頃 增加糙米每年647公噸
嘉南大圳 內面工工程(配合曾文水庫計畫) 臺南縣 民國60/7-61/6 一、渡槽、導虹吸工、制水門等改建 等14座,內面工加高18條 二、新灌區開發計四區,面積2,979公頃 三、烏山嶺隧道及溢洪道加強工程 293公尺 四、量水設備及附屬構造物改善 灌溉面積78,961公頃
花蓮瑞穗 旱作灌溉 花蓮縣 民國63/1-64/6 一、進水口乙座、導水路1,347公尺 二、調整池乙座 三、管路工程 旱作灌溉面積386公頃
地下水 雲嘉開發 工程 雲林縣 嘉義縣 民國47/8-50/7 民國51/2-55/12 民國57/7-59/12 深井558口 淺井52口 計610口 受益面積41,978公頃 增產稻米51,002公噸
地下水彰化開發工程 彰化縣 民國49/4-52/2 民國53/6-54/3 一、深井50口,出水量472,300公噸/日 二、淺井25口 受益面積3,721公頃
輪灌改善 工程 全省 民國46-83年 一、制水設備 二、分水設施 三、量水設施 四、給水工 五、內面工  
一般農田 水利設施 更新改善 計畫 全省 民國63/7-85/6 一、63~77年度(補助約24億元)更 新改善渠道2,650公里、改善結構物10,080座 二、77~86年度(約66億元)更新改 善渠道6,963公里、改善結構物10,564座 臺灣省15個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
省庫小型 水利工程 全省 民國34/10-85/6 一、小型灌溉排水工程 二、山地水利工程 三、輪灌改善工程 四、大同農場灌溉工程 受益面積: (1)659,856公頃 (2)23,924公頃 (3)371,738公頃 (4)9,320公頃
桃園大圳 修復工程 桃園縣 自民國59年 陸續辦理 一、配合石門水庫興建改善桃園大圳 進水口 二、導水路計20,204公尺 三、幹線25,307公尺 灌溉面積 27,000公頃
卑南上圳 灌溉工程 臺東縣 民國66/1-76/4 一、攔河壩及取水口乙座 二、沉砂池乙座,導水隧道4,085.6公尺 三、灌溉管路16,100公尺 四、幹渠12,770公尺,支渠7,270公尺 五、排水路6,770公尺 灌溉面積 3,053公頃
集集 攔河堰 南投縣 民國82-89/6 一、堰長353公尺 二、工業渠道42公里 三、北岸聯絡渠道:51公里、南岸聯絡渠道:3.8公里 四、排洪閘門18座排沙閘門4道魚道1座 穩定雲林、彰化、南投地區之農業用水
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及圳路綠美化 全省 民國87-92年 每年政府補助約20億元及農田水利會自籌10億元辦理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維持設施機能,並朝現代化管理目標改進。此外,並推動埤池、圳路綠美化,發揮三生功能。 臺灣省15個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面積約38萬公頃。
旱作灌溉推廣 全省 民國72-92年 自民國72年起開始推動,民國80年起擴大辦理,每年政府約補助7,000萬至1億元,輔導農民設置省水灌溉,滴灌設施。 全省各地參加輔導農民,可種植任何旱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