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綠竹筍

綠竹筍外型呈彎曲的羊角狀,肉質細嫩、纖維少,是竹筍界中最受歡迎的品種。臺灣綠竹筍產期從3月至10月,以5月至7月為盛產期,南部的「正筍期」或「大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北部則是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南部的「秋仔筍期」是7月中旬,北部是8月下旬,即各有兩個生產高峰期。

採筍以清晨最好,判斷出筍位置,以土面稍有龜裂,筍尖略有水氣潤濕土面,即可挖掘筍。切筍的位置在竹筍最肥大處的上方1-2公分處切斷為宜,避免切太低而傷害基部的筍芽,影響出笥量。若採筍太遲,筍尖凸出於地面,見光後則形成綠色,稱為「出青」,出青的竹筍帶有苦味,麻竹、綠竹及烏殼(腳)綠竹均有此現象,此種苦味物質對熱不穩定,以水煮後,可分解,對人體健康無礙。

料理小撇步

夏天最消暑的筍類佳餚,非「涼拌綠竹筍」莫屬,一般較常見的料理方法為水煮,今天分享一個經過實驗證實的小撇步,以「蒸氣蒸煮」比「水煮」更能保持綠竹筍的甜度。

以水煮的方式料理後,甜度會減少約30-40%;以蒸煮的方式料理後,甜度差異不大,下次試試用電鍋來蒸煮綠竹筍,看看是不是更清甜。

參考資料:綠竹筍主題館
相關照片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