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環境賀爾蒙

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物」,具有類似於生物體內荷爾蒙作用之化學物質之統稱。這些外來的「假」荷爾蒙一旦進入生物或人類體內,將會產生類似荷爾蒙的影響或是破壞干擾原有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進而對生物成長、發育與生殖等產生不良影響。

有時極低濃度的環境荷爾蒙暴露量,即可對生化與細胞作用機制造成巨大的改變,尤其是對懷孕期胚胎形成與嬰幼兒成長初期影響最大,危害效應輕則造成嬰兒神經發育不全、免疫與生殖系統不良,重則引發突變性。

可能會造成:
  1. 女性乳癌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
  2. 男性前列腺癌及睪丸癌、不正常的性發育、免疫力抑制和神經行為作用等。
  3. 減少野生生物的生殖力、孵化率、後代存活力等。
而且,目前已知之環境荷爾蒙至少有70種,其中40餘種為農藥,包括以下項目:
  1. 殺蟲劑(如DDT)。
  2. 工業用化合物(如烷基酚類)。
  3. 塑化劑(如鄰二甲苯類)。
  4. 金屬(有機錫與鉛)。
  5. 燃燒或化學品製程之附產物(戴奧辛物質)等。
為了人類、環境的健康,我們該怎麼做呢?
  1. 綠色採購:優先購買具有環保標章產品。
    -降低環境衝擊。
    -所用原料、製程、產品等較不含有害物(包含環境荷爾蒙)。
  2. 源頭減量與做好回收工作:減少環境負荷以及再度進入食物鏈或飲用水。
    -少用塑膠袋、減少外帶等容器使用。
    -回收空瓶、電池、日光燈、電子產品。
  3. 正確使用產品:避免釋出化學物質。
    -不用保鮮膜直接加熱。
    -使用可微波容器(多用玻璃或陶瓷,少用塑膠)。
    -塑膠瓶裝水勿長期置於車內或後車箱。
  4. 變換飲食來源:分散暴露風險。
    -降低由特定飲食暴露環境荷爾蒙之可能。
    -減少食用動物內臟,降低動物性油脂攝取。
參考資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環境荷爾蒙教育宣導會議
相關照片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