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田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
:::

關於桃園大圳的一些事項

發布日期:2021-08-31 發布單位: 署本部

A.桃園大圳的興建:

桃園大圳肇建於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在大漢溪〔原名大嵙崁溪〕上游石門峽〔今石門水庫大霸左岸〕地方,設取水口引取河水,再開鑿隧道、架設水橋導水至八德大湳出口,復經二十五公里長之幹線水路,沿途並分出十四條支線長度達一百四十公里,以輸水進入分布在灌區內的二百四十一口貯水池,用以灌溉二萬二仟餘公頃原本高亢缺水的耕地,使成為兩期作的優良稻田。   

桃園大圳工程於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十一月開工,歷經八年施工於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完成導水路及幹線、支分線工程,於五月二十六日通水。民國八年並依當時之「台灣公共埤圳規則」成立「公共埤圳-桃園大圳組合」,負擔貯水池和給水路等組合事業工程,至民國十七年〔西元一九二八年〕始全部竣工。   桃園大圳工程依完工當時統計政府建設部分包括:取水口乙處、導水路長二萬四百六十七公尺〔其中隧道八段共長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三公尺、開渠共長四千八百四十四公尺(包含水橋五段共長二百公尺)至八德大湳地方出口〕、幹線共長二萬五千三百七十六公尺、支分線共長二十五萬八千八百七十二公尺,組合負擔部分則有:貯水池二百三十一座〔貯水量二十四億立方台尺〕、小給水路八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六公尺及河川取水堰一百三十二座。

民國四十五年〔西元一九五六年〕石門水庫興工建設,因桃園大圳取水口正好在大埧一側,遂規劃改建取水口於水庫後池堰左側,於後池取用發電後之尾水,因此自新建取水口建造一段長三百二十三公尺之聯絡隧道以與一號隧道連接,唯自連接處至原取水口段長一千九百四十四公尺之隧道則予以封閉不用。

B.桃園大圳取水水源:

桃園大圳原係自大嵙崁〔大漢〕溪上游石門峽地方設圓井自然取水,當初規劃最大取入量為每秒六百立方台尺〔換算約為十六點二秒/立方公尺〕,並不能直接滿足灌區實際灌溉需水量〔約需二十五點二秒/立方公尺〕,但因大漢溪在枯水期最低逕流量僅有約五點四秒/立方公尺〔一九三六年實測〕,又需與下游諸圳〔石頭溪圳、后村圳等〕分水,故乃配合在桃園大圳灌區內規劃興建貯水池,於豐水期蓄水;枯水期引用,並在灌區河川興設攔河堰在降雨期攔取河水,引入貯水池以為補助水源以滿足灌溉需水,此為桃園大圳灌區用水調配管理之特色。

一九三六年旱災時石門實測水量僅五點四秒/立方公尺,發生嚴重旱情,當時石門取水口以下各圳分別由桃園大圳水利委員會、大溪水利委員會、海山水利委員會、新莊水利委員會管理,一九四九年政府依據水利法規定通令各水利委員會辦理各埤圳水權登記,下游各水利委員會認為有用水優先權,當大嵙崁溪水量降低時,桃園大圳只能汲取殘餘水量,不得影響下游方面用水;但桃園大圳方面則主張上游有優先權,致水權登記無法達成協議,當年又逢旱災溪水最低流量僅八點三秒/立方公尺又引發用水糾紛,當時省府建設廳乃於九月二十日在台北市中山堂召開「大嵙崁溪有關水權與分水擴大會議,獲致四項結論: 一、大嵙崁溪有關水利委員會水權登記應俟該溪水源充裕後再辦。 二、分水率及暫時分水辦法,依水利局所核定處理意見書酌辦。 三、成立大嵙崁溪分水管理委員會。 四、由水利局積極開發水源,如石門水庫、新褔圳、整修桃園大圳貯水池使達到五千五百六十三萬立方公尺〔約二十億立方台尺〕,添設抽水機工程,應於三重埔地區加設一百馬力抽水機一架、更寮地區加設三十馬力抽水機一架。

大嵙崁溪有關水利委員會於一九三九年二月正式成立,專司管理該溪分水事宜,至一九六四年石門水庫完成後始結束。

1946-1952年大嵙崁溪石門實測枯水量表

1946-1952年大嵙崁溪石門實測枯水量表

一九五六年政府著手改改進農田水利組織,合併桃園大圳、大溪水利委員會及湖口水利管理處為「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海山、新莊水利委員會為「新海農田水利會」,而形成上、下游兩個水利會之分水灌溉(原大溪水利委員會灌區仍參加下游分水),當流量降至十九點四秒/立方公尺以下時實施輪流灌溉,暫定十天之中下游各圳取水四日,桃園大圳取水六日,稱為四六分水。

大嵙崁溪上、下游各圳暫定分水率表

大嵙崁溪上、下游各圳暫定分水率表

一九五五年又逢乾旱,一月至五月桃園大圳平均取水量尚不及五點四秒/立方公尺,故除利用貯水池蓄水供秧田及整田用水外,全面實施非常輪流灌溉,結果完成插秧面積達98%,嗣後除約10%之區域因斷水達十餘日略受影響外,餘皆生長良好,五月以後用水即告豐沛,由此奠定輪流灌溉之模式。

石門水庫於一九六四年〔民國五十三年〕六月竣工

  • 具有灌溉、發電、公共給水、防洪、觀光等功能
  • 預定灌溉區域:石門灌區20,600公頃、桃園灌區28,000公頃
  • 全年平均:日可供水量:25.85C.M.S./D
  • 供水分配:灌溉用水24.75C.M.S./D.約2,138,400噸/日
  • 公共給水1.10C.M.S./D.約95,040噸/日
  • 1963-1982年淤積:4,443萬立方公尺‧占14.37%
  • 有效區1,334萬立方公尺‧占有效區5.33%‧
  • 新供水量為25.85C.M.S./D.-〔1-5.33%〕=24.47C.M.S./D.24.47C.M.S./D-1.10C.M.S./D=23.37C.M.S./D
  • 原計畫噸/日.區域面積:53,661公頃,用水23.37C.M.S./D
  • 實際灌溉區域面積:39,536公頃,用水18.235C.M.S./D
  • 實際灌溉用水量減省至17.37C.M.S,/D‧減省6,00C.M.S./D23.37C.M.S./D-17.37C.M.S./D=6,00C.M.S./D
  • 己全部移出為公共給水即1.10+6.00=7.10C.M.S./D‧   7.10C.M.S./DX86,400=613,440噸/日
  • 水庫總供水量年約為8,469.581C.M.S./D.(不含水力用水)
  • 平均日供23.2043C.M.S./D.較供水能力24.37C.M.S./D
  • 少1.1657C.M.S./D.〔水庫水量豊枯彈性控制量
  • 農業用水總分配量年約為5613.641C.M.S./D.占66.28%
  • 即平均15.3798C.M.S./D.日取1.328,814立方公尺
  • 若以灌溉取水日年均約300日計算:日約平均18.7121C.M.S./D.即日取1.616,725立方公尺
  • 家用及公共給水總分配量年約為2,720.89C.M.S./D占32.12%即日平均7.4544C.M.S./D.約每日644,060立方公尺
  • 其他用途給水總分配量為135.05C.M.S./D.占1.60%‧即平均0.37C.M.S./D.約每日31,968立方公尺
  • 家用及公共給水+其他用途給水日約為7.8244C.M.S./D.‧ 約每日676,028立方公尺

2000年(89年)核定水權分配情形單位:C.M.S./D.秒立方公尺/日

2000年(89年)核定水權分配情形單位:C.M.S./D.秒立方公尺/日

2000年(89年)核定水權分配情形單位:C.M.S./D.秒立方公尺/日

2002年公共給水取用量約445,940,000立方公尺 / 365日 折合為14.15 C.M.S,/D‧即每日約1,222,560立方公尺‧ 14.15(實取量)- 7.4544(分配量)=6.6956 C.M.S./D(超取量)‧ 年實取量445,940,000 T. 年分配量235,084,896T. 超取量達210,855,104T. 取水率為189.69%‧ 2001年公共給水取用量約396,070,000 / 365日 折合為12.58 C.M.S,/D‧即每日約1,086,850立方公尺‧ 12.58(實取量)- 7.4544(分配量)=5.1256 C.M.S./D(超取量)‧ 年實取量396,070,000 T. 年分配量235,084,896T. 超取量達160,985,104T. 取水率為168.47%‧ 目前公共給水取用量超過1,250,000噸/日約14.5 C.M.S,/D 14.50 C.M.S,/D - 7.4544 C.M.S,/D = 7.0456 C.M.S,/D‧ 7.0456 C.M.S,/D = 608,740噸/日…………目前每日超取量‧ 農業用水總分配量為5613.641 C.M.S./D. 占66.28%‧ 即日平均為 15.3798 C.M.S./D. 每日可取1.328,814立方公尺‧ 但因公共給水每日取用量超過608,740立方公尺‧ 故可取用量每日僅1.328,814 - 608,740 = 720,074立方公尺‧ 僅占需水量之54,18% 因此農業用水量嚴重不足,為造成年年旱象原因之一,公共給水大量移用農業用水應始何因應?允宜多加探討,建立不讓農民吃虧,合理又實際可長可久的模式。

C.桃園大圳的改善工程:

桃園大圳取水口原設於大嵙崁溪上游龍潭鄉太平村石門峽左岸地方,標高海拔一百三十五點七五公尺處構築取入水口,設制水井一個直徑九點七公尺,高二十四點二四公尺之圓形構造物,有取水口二處自然引導取水,一九五六年石門水庫興建,因該取水口正好為大霸霸址,及為配合水庫多目標使用便於取用發電尾水,遂改於後池堰左岸取水,新設取水口為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其進水中心線與後池堰成十五度角,箱形結構物之下為重力式撐墻以承受後池水壓,進水端為二孔四乘三公尺之開孔,孔底標高為一百二十九點五公尺,平常進水由裝於箱形結構物閘孔後二扇弧形閘門控制,之後為水平池,再下游為直徑三點二公尺之馬蹄形隧道人口,設有四點八四乘三點七公尺之定輪閘門一座以供緊急斷水之用。為防止取入水口因淤積影響取水,在取入水口處建有排砂用洩水道一座與之相連,並可放水供應大漢溪下游灌區用水。 

大圳導水路共有一號、二號、三號、A號、新號、B號、C號、四號隧道等八段,仰拱為混凝土‧側壁用紅磚襯砌,一號隧道前段一九四四公尺因在聯絡隧道之前已封閉不用,一九三二年時三號隧道磚塊脫落崩塌,阻絕通水情形嚴重,採用厚度二十至三十公分之鋼筋混凝土補強,逐年施行至一九四五年補強一萬一千七百二十四公尺,再至一九五一年利用美援補助款及自籌款施行補強三千二百二十一公尺,剩餘七百七十三公尺,至一九七一年政府實施健全農田水利會方案時期辦理完成。   近年來則小部分隧道底部隆起,均於斷水期挖開以鋼筋混凝土補強,唯究係地下水壓力導致或有其他原因?及導水路隧道之安全可靠度之檢測方法乃有待進一步探討。   

導水路共有五座水橋共長二百公尺,因係架設於山間河谷之上,經年累月承受大量通水壓力及風吹日曬雨淋的侵蝕,較易老化受損,極需更新改善以確保通水安全,其中一號水橋、三號水橋及五號水橋均己先後更新完成,四號水橋亦己辦理基礎工程補強,零二年辦理二號水橋改善工程,至此所有導水路水橋皆已更新改善完畢。   桃園大圳幹線於一九一六年興建時係採用乾砌塊石梯型內面工,至一九七六年首次改善採用梯型斷面無鋼筋混凝土坡面工,再歷經二十餘年後亦皆呈老舊破損,輸水損失頗大且兩岸草木繁茂,加以內面工呈梯形人畜一但落水搶救不易,因此乃積極籌措資金;研究新的工法;並考量生態保育及環境綠美化思維,規劃自一九九八年起分五年更新幹線全部內面工,改採複式U型鋼筋混凝土內面工,並改善沿線之渡槽、橋墩、水橋、虹吸工等設施: 計九八年施工三個工區,長度一點二六公里使用經費2,480萬元. 九九年施工四個工區,長度三點七七公里使用經費6,163萬元. 二千年施工九個工區長度八點二八公里使用經費16,044萬元. 零一年施工五個工區,長度五點四四公里使用經費8,565萬元. 零二年施工五個工區,長度二點一八公里使用經費6,767萬元   總計更新改善二十六工區,使用經費達新台幣四億零一十九萬元。除部分段將保留原狀作為歷史見證外已全部更新改善完成。   桃園大圳沿幹線設有十四條支線及數條分線,總長度達一百四十餘公里,建設當初因受限於經費而因陋就簡,僅為土渠或簡單內面工及坡面,數十年來雖不斷分年分期維護改善但仍難脫胎換骨,自九八年開始配合渠道綠化、美化暨採用近生態工法之理念,全面進行更新改善,投注近三億元經費而獲致初期成效,呈現溶入自然生態;社區生活;保育農業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功能的嶄新面貌,依計晝預計再過三年即可普遍改善完成,將建構成飄盪在桃園台地上的綠色絲帶。

D.桃園大圳的綠美化工程:

圳道及農水路之綠化、美化工程,為現代講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農業之具體作法,使農田水利設施以優美的姿態溶入城鎮和社區居民的生活當中;也以維護生態功能來確保維持生物多樣性目標。近年來本處積極推展生態工法暨圳路綠美化,大圳幹線貫穿桃園縣境數鄉鎮市,水量豐沛為難得之動脈綠流,兩岸宜加妥善規劃,佈置景觀、鋪設步道並遍植綠樹繁花,造就一條飄盪在桃園台地上的彩色絲帶,提供社區民眾休憩活動暨改善生活環境。

爰由本處工務組本諸現代藝術理念;採用先進科技材料,先就導水路出口起之幹線首段,以景觀藝術陶板墻及石板壁為主軸,撘配沙岩彫畫,細述水源天際、川流不息、水澤萬物、生機躍動、飲水思源、滴滴珍惜之各種意境,觀之以發深省。沿岸再普植垂柳、翠樹、紅花、綠草,連同景觀汲水筒車、參觀台等設施,蔚為綺麗之彩帶。工程盡皆精心雕琢,得以展現規劃設計精緻之內涵,完成以後成為當地居民晨昏活動散步之絕佳環境,同時也是國際學者、專家、賓客及各界人士參觀之地點。連同部分貯水池及水路本處於二零零二年辦理綠美化工程七件,零三年辦理綠美化工程五件,共使用經費二千三百餘萬元,今後將持續辦理以達預定目標。

E.桃園大圳灌溉系統中的貯水池: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在灌區內原建有貯水池二百三十一座,八十年來因石門水庫建設完成灌溉區內都市發展等影響己廢除二十九口,目前尚餘二百零二口。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貯水池概況表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貯水池概況表

今後如何維持貯水池的有效蓄水容量;維護水質;滿足生活、生態面的需要,同時加以整修及綠美化以溶入農村社區之中,為發展方向。

F.桃園大圳灌溉系統中的河水堰: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規劃中用以自灌區河川中取水作為彌補圳水不足的河水堰共有一百三十二座,乃是利用灌區土地係由內地向沿海呈1/100至1/120自然坡度傾斜的地勢,而於各河川之適當地點構築河水堰,以攔取上游之地面逕流水,另外田間灌溉用水亦有部分溢流或滲透進入河川,也同時攔取使能迴歸重複利用,此項河水堰攔取之水量約占本灌溉區需水量百分之二十五,嗣後因配合灌區需求屢有增設,目前統計約有二百五十六座。 請?閱下表: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現有河水堰統計表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現有河水堰統計表

唯當前各河川水質普遍受到工業廢水排放及家庭生活廢水排放之污染,以致能取用水量日益減少,近年來之統計約僅為計畫量之50%。如何有效改善工業及家庭廢水排放之質量,以增加可用水量,乃為當急之務。

G.桃園大圳灌溉系統中的水質監控: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中的灌溉用水水質監控,可區分為水庫給水及河川取水兩部分來監控管理,由石門水庫供水部分水質相當優良,但是在輸水過程中仍有在流經大圳導水路、幹線、支分線時被污染之可能,故隨時監視以資杜絕,且在幹線起始至茄苳溪段圳邊施設污水排放專用渠道,以達灌、排分離目的、並經常分段由專人巡視以防止偷排、偷放事件發生,一旦被污染時即停止該水路導水入貯水並停供該區灌溉用水,再進一步追查污染來源予以排除,另循相關程序向環保單位舉發,密切觀察其處理結果。   

至於河水取入部分則污染相當嚴重,主要是沿河川兩岸的工廠、住家經常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廢、污水嚴重污染河水,雖然工業區設有污水處理廠,但其處理設備及處理過程並不理想,而且政府規定的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又低於灌溉水質標準,造成符合工業廢水排放標準排放出來的廢水,並不能達到灌溉水質標準的情形。另外零星設立的廠家和社區家?排水,雖然規定需處理后才能排放,但部分廠家並不配合,有些是有處理設備但並不使用或不能使用,有些則並無合格設備,每趁監視人員巡察空檔或黑夜或豪大雨天逕予排放,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災害。   

有鑑及此,多年來即積極展開污染源調查,掌握可能產生污染之點源,設置監視點以便定期及不定時取樣檢?,一旦發現水質有不合格情形即進一步追查污染來源予以排除,另循相關程序向環保單位舉發,請其依法取締或處罰並觀察其處理結果。 本處為加強灌溉用水水質監控管理,特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籌設水質(土壤)實驗室,投注人力、物力自民國八十九年九月起展開自辦水質檢?工作,以快速、確實掌握水質狀?,作必要之處置及防範措施,同時自民國九十一年七月起開始試辦土壤檢測業務,希望藉由這項工作充分瞭解灌溉區域內耕地土壤品質,期能在優良的土壤中栽培出高品質的農產物,而不是等農產物受到污染後才來設法解?土壤污染問題。

各年別水質監測暨改善情形一覽表

各年別水質監測暨改善情形一覽表

本處水質檢驗室對灌溉水質檢驗結果彙計表

本會水質檢驗室對灌溉水質檢驗結果彙計表

H.桃園大圳灌溉系統中的作物與灌溉用水趨勢: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灌區中的作物本來是相當單純的,二期作水稻占95%,其餘種植蔬菜、瓜果類,供水管理甚為單純,但由於灌區內近年來設施栽培、有機栽培、市民農園及休閒農業的發展,暨農机型式改變;整田、插秧、收割方法改變等等,供水的方式和灌溉方法、水質要求等皆有所不同,必需加以因應配合,尤其最近水庫連年供水吃緊,一昧休耕恐非良策,允宜重新思考水資源策略,或由公共給水單位另尋水源或設法減少輸送水損失以減省原水量,否則應慎重檢討灌區內之耕種制度,如是否推廣省水作物?或採取省水灌溉方法?又如何兼顧農村生活及生態需水?皆當為今後探討要項。

I.桃園大圳的營運管理與效益:

桃園大圳的營運最主要的是滿足灌溉區的用水需求,石門水庫完成之後增加蓄水容量,本可滿足灌溉需水量,但由於公共給水及工業用水日益增加,由原來現劃的日供1,1C.M.S.增至最近日分配供給量將近8.0C.M.S.而實際取用量則超過12C.M.S./D.嚴重影響到農業用水的供水量,只能靠農地休耕以資因應,造成農民會員在生產及生活上被迫的變異,終非長遠之計。

桃園大圳灌區灌溉效益表

桃園大圳灌區灌溉效益表

J.桃園大圳的未來與展望: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八十年來擔負輸送桃園台地上二萬餘公頃農地之灌溉用水,由當年之增產報國,以至農業培養工業之目標,造就了北台灣蓬勃的工業和一日千里的台灣經濟奇蹟,然而今天是工業和社區家庭排放廢水,污染了農業灌溉用水;工業用水和公共給水掠奪了農業用水,使桃園大圳常見乾涸斷流,似乎減損了它的功能,但相信只要能認真確實的去檢討水資源的開發;有效貯留降水和逕流;合理的調配各標的用水量,再深入探討在有限水量之下,灌區最適宜的耕種作物和灌溉方法,那麼或可各取所需,滿足各用水標的需求,而桃園大圳不僅是永遠的地底潛龍;桃園大圳灌溉系統更將長久為桃園台地上萬物繁茂、生機躍然的活水動脈,歷久而彌堅。

參考資料:

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桃園大圳七十年記‧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簡介‧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檔案統計資料等‧

作者:

李英正 LEE,YING-CHENG.

歷任:台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
現任:桃園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最後更新日期 2023-08-25
頂部